慕尼黑 : 敵人 家人
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仇恨以及相互屠戮,堪稱上個世紀中,最具
代表性的種族仇恨之一。藉由全球的媒體網絡,雙方人民的血肉成為晚間新聞的
固定點綴。新聞畫面,歷史,國際政治,提供了各種可供窺探的角度,讓局外人
說三道四。而深處漩渦中央的人們,對彼此的處境又有何看法?
電影的劇情在描述,在1972慕尼黑奧運事件之中,被劫持的以色列運動員最後全數被巴勒斯坦的解放組織殺害。在一片報復的氣氛之下,以色列當局派遣主角艾夫納,刺殺與慕尼黑事件相關的巴勒斯坦解放陣營人士,不但是作為象徵性的嚇阻,更是為了報復。而在一命償一命的任務中,衝突雙方所持的立場也一再地被探討。
當巴解組織的成員和以色列特工在不知情的狀況之下,狹路相逢,他們聊的是什麼呢?是對家園的渴望。猶太裔的導演,史蒂芬史匹伯以家的觀點,詮釋雙方衝突的來源。從艾夫納對家的眷戀,擴大到猶太人對以色列這個家的義無反顧。同樣的,猶太人的應許之地,也是巴勒斯坦人的舊有家園。猶太人結束了他們千年的漂泊,卻也把巴勒斯坦人逐向了荒蕪的沙漠。於是以家園之名的殘酷戰爭在這塊土地上不斷的重複。 人肉炸彈以及武裝部隊,為了這一片不算富庶的彈丸之地性命相搏,為的不是多了不起的實質利益,或是偉大的民族情操,而是一個安身立命之所,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園。這兩路人馬的相逢是全片中,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唯一的面對面溝通,在激烈去人格化的戰爭之中,發覺對方的人性,
驚覺對方也不過是一群追尋家園的流浪者。
但是這些追尋同一塊長久家園的人們,成為了彼此的敵人。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,他們矛盾地把別人的家人視為敵人,並盡其所能的置對方於死地。在這場父親屠殺父親的暗殺行動中,艾夫納最終也面臨了自我認同的崩毀,類似於教父第二集中的麥克.科里昂 Michael Corleone 所面臨的危機,為了保護家庭而滿手鮮血,結果卻失去了內心唯一柔軟的角落,陷入恐懼及孤寂之中,戲中他因為害怕遭到暗殺,不敢上床睡覺,甚至遁入衣櫃之中的一景,道盡了艾夫納內心的質變,如同”搶救雷恩大兵”中的一句:每當我們多殺一人,我們就離家愈遠。慕尼黑海報上那個孤獨的身影,大概就是這句話的合適註腳吧。
但是慕尼黑反省的力道仍然不足,在整整140分鐘的篇幅之中,只花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來描寫巴勒斯坦人被迫流放的苦難,只是蜻蜓點水,聊備一格,而如果對於衝突中的兩方,都不能進行平衡並充分的討論,對於一部企圖對以巴衝突作更深入探討的電影而言,這部份實在是無法稱的上是有所成就。另一方面,本片雖然不是紀錄片,呈現出的結果卻像記錄片一樣的沉悶。照理說,跳脫了史實的限制,在劇情的編排上應該會有更廣大的空間可以發揮,不過最後呈現出的劇情卻凌亂鬆散,除了主角一行人的流水帳暗殺行程之外,其餘的事件點綴似的到處散佈,減弱了不少戲劇的張力,變成了一部不太考究歷史的紀錄片,相當可惜。
事到如今,兩方的衝突早已不復三十多年前的激烈。阿拉法特撒手人寰,以色列開始撤出加薩走廊,實質的武裝衝突也漸漸減少。但是雙方曾經遭受過的苦難,卻仍然是人類歷史中,難以抹滅的痛苦記憶。慕尼黑一片適度的紀念了當時的腥風血雨,雖然它有點悖離史實,有點缺乏反思,但是它終究是試圖去解釋雙方人民的心結,並且提醒那些尚未身處漩渦中的人,仇恨是如何開始,又如何使所有人都牽涉其中,無法自拔。
片子真的不好看!!跟諜對諜比..
留言列表